9月4日下午,音乐学院2025级研究生“院长第一课”在学院会议室开讲。音乐学院张轶院长以“立格局、明方向、强本领”为主题,为32名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。学院领导、研究生导师及辅导员、班主任出席活动,现场同步完成新生自我介绍、班委选举、选课及导师遴选等入学衔接工作。
张轶院长在授课中强调,研究生阶段要树立“对标一流”的格局意识。她指出,新时代艺术人才需跳出“院校局限”,以世界一流学子的思维高度校准自身定位,主动培养史观与世界观,在信息爆炸时代练就信息筛选与专注攻坚的能力,避免被碎片化内容干扰学习主线。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,她鼓励新生保持学习敏锐度,打破“单一技能依赖”,通过跨领域整合个人优势实现成长突破。
围绕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,张轶院长提出“音乐赋能社会”的实践方向。她分析,随着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,音乐人才应立足社区服务、企业美育、音乐治疗等多元场景,在服务社会中拓展发展空间。她同时要求新生夯实专业技能基础,主动学习教学法、美学、哲学等理论知识,构建“专业技能+综合素养”的复合能力体系,既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,又要以开放视野吸收世界先进艺术理念,做到中西互鉴、守正创新。
针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,张轶院长强调“早起步、重积累”。她建议新生从入学即系统训练文献研读、论文写作能力,充分利用学院即将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等平台,向国内知名专家学习请教。活动中,她还就琴房资源统筹、集体氛围建设等问题作出安排,要求新生树立“同一起跑线”意识,通过班团活动增进团结,共同营造优良学风。
此次“院长第一课”既是入学动员,更是育人导向的明确。通过聚焦格局塑造、能力培养与实践路径,帮助新生快速完成角色转变,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锚定方向。音乐学院将持续通过“院长第一课”“导师领航”等活动,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,助力艺术人才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建设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