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2日,音乐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于 J11C309 开启 “艺’述’党史” 第十一期征程,深度探寻抗战金曲《在太行山上》的红色印记。
1938 年7月,烽火正炽,此曲应运而生,为浴血山西的抗日军民高歌。冼星海以非凡笔触,融抒情与进行曲风,为其注入战斗热血与浪漫华彩,绘就太行游击健儿英勇无畏、乐观坚毅的抗战群像。
回溯创作历程,“七七事变” 后桂涛声赴晋,陵川民众抗敌热情似火,参军踊跃。他穿梭游击烽火,太行山川壮丽、军民齐心如铜墙铁壁,触动其灵魂,诗篇遂成于烟纸。旋即,桂涛声抵武汉,委此作于冼星海。时冼星海主持音乐抗战,重任在肩,夜以继日,为词赋曲,激昂旋律自此跃然纸上。
词家桂涛声,出身寒微,聪慧勤勉,凭才华与热血投身救国文艺。冼星海,近现代音乐巨擘,佳作频出,《在太行山上》等声乐经典与《黄河大合唱》等传世之作,振奋民族脊梁,于抗战文化丰碑熠熠生辉,2009 年荣膺英雄模范称号。
活动现场众人仿若置身太行,感军民抗战豪情,悟先辈爱国赤诚。此曲为史之回音、力之源泉,借音乐凝魂聚气,砥砺后人为复兴逐梦,续写辉煌。